“荷狐净污”治理模式是连城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实践。近年来,连城县瞄准问题靶心,在摸清底数的同时,因地制宜分区分类选择治理技术路线,除65个村庄纳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外,其余均采用田间起垄引流方式,在氧化塘内种植狐尾藻、荷花等水生植物,进行生活污水吸纳净化,形成了以分散治理为主,融合“美丽乡村”建设和“荷狐净污”的长效治理模式,主要以揭乐乡官峰村、莒溪镇墩坑村、宣和镇培田村、塘前乡张地村、庙前镇水北村等为代表,组织全县推广实施。该治理模式还获得生态环境部肯定及中国环境报总结推广。
4月18日下午,漳州市漳浦县洪和庭副县长带领漳浦县生态环境局、住建局等一行5人,特来莲交流学习“荷狐净污”治理模式,连城县副县长陈聚水,龙岩市连城生态环境局局长钟其斌陪同。
交流组一行先察看了揭乐乡官峰溪“荷狐净污”治理模式,听取相关负责人介绍,了解荷花、狐尾藻等水生植物净污效果、官峰溪小流域综合治理前后水质情况(由劣Ⅴ类提升至Ⅲ类)等内容,全面深入了解该模式如何利用迂回田间起垅引流方式,在氧化塘内种植荷花、狐尾藻等水生植物,垅上种植巨菌草净化养殖业外排尾水、农田退水、农村生活污水等,既美化乡村居住环境又达到了生态治理效果。
交流组一行还察看了莒溪镇墩坑村为民办实事项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情况,听取相关负责人介绍,细致了解该项目如何叠加环保项目资源,通过群众让渡空间,对涉及6082平方米的12口废弃老旧坑塘进行生态改造,活化水系,梯次串联,种植荷花、狐尾藻、梭鱼草、睡莲、彩叶美人蕉等水质净化植物,达到分级净化生活污水的效果。通过“荷狐净污”治理模式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融合,做到长效治理,实现莒溪镇墩坑村水质从Ⅴ类提升至Ⅲ类,受益人口约300人。
漳浦县交流组一行对连城县“荷狐净污”治理模式给予了高度赞扬,并围绕水环境治理等方面工作深入交流学习和探讨,学习借鉴我县在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双方认为此次交流学习感受深刻,收获满满,并一致表示,希望两地能加强沟通交流。
“荷狐净污”治理模式,提升了村容村貌的“颜值”,带火了乡村旅游,也带来了生态、经济、社会三重效益,是对“绿水青山”转为“金山银山”路径的有效探索。